[职称科] 闽江学院加强新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意见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8-10-19浏览次数:3168

 

为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,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以本为本,助力新教师成长成才,为我校更名大学、硕士点建设培养一支适应建设高水平、有特色、应用型大学的优秀师资队伍,特制订加强新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意见。

一、实施对象

新入职尚无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,必须配备导师。

二、基本要求

1.新教师实行双导师制。入职第一年原则上不承担具体教学任务,分别在教学导师和实践导师指导下开展教学能力训练和专业实践。若符合岗位条件,可提出申请,导师同意,由所在学院(部)和实践基地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合格,方能上课。

2.对于新教师培养,所在学院(部)应制定培养计划,明确任务,培养过程记入《青年教师入职培养手册》。

三、导师选配条件

(一)教学导师

1.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,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副教授;

2.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,师德高尚,治学严谨,学术造诣较深。

3.能履行本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导师工作职责。

(二)专业实践导师

1.具有工程师等中级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。

2.实践能力强,并具有一定的带徒工作经验

四、培育主要工作

1.进行职业道德教育,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,培养新教师实事求是、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。

2.指导新教师撰写讲课提纲和教案,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,熟悉并把握教学环节和教学规范。

3.结合授课的内容和特点,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,指导新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践,提高教学质量。

4.根据新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将来从事的教学工作,安排并指导其参加一线岗位实践,掌握相关专业实践技能和操作规程。

五、导师选配

1.导师选任采用双向选择原则,由导师与被指导新教师自行结对,并由学院(部)审核确认后,填写《闽江学院新教师导师选配审核表》,送教务处审核,人事处备案。

2.为保证新教师培养质量,每名导师原则上同期指导新教师1名,最多不超过2名。

3.对因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履行指导职责的导师,所在教学单位要及时做出调整安排,送教务处审核,并报人事处备案。

六、管理与考核

1.新教师见习期满,教学工作由所在学院(部)组织考核,考核不合格者,需继续接受培养,直至考核合格。专业实践考核由实践基地业务主管部门负责。

2.考核内容包括:培养计划完成情况、助课听课记录、教学效果、教学能力及参加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情况;实际岗位操作技能与运行系统的熟练程度和掌握情况。

3.新教师导师考核实施由各学院(部)负责,考核相关内容填入《新入职教师教学考核评价表》、《新入职教师专业实践考核表》及《综合考核意见》(表格见《闽江学院青年教师入职培养手册》),并报教务处审核,人事处备案。

4.考核合格的导师,给予导师适当补贴,纳入绩效管理,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补贴,经确定的指导教师能履行职责的可按指导64课时的教学工作量计发。考核不合格的,所在教学单位要查明情况,若因导师个人原因,取消导师资格。导师的考核成绩,将作为职务晋升、聘期考核的依据之一。

5.此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,与本办法相冲突的以此办法为准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教务处        人事处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8年9月